返回

寒门宰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千三百一十章 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千三百一十章 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第(3/3)页

的一幕默默地激起了三军将士的血勇。

高永能七十了,所以才不怕死吧……到这一刻了,我等……我等……也不怕死了。

众将齐齐望向了曲珍……

“全军压上!”

曲珍声如裂帛,数十年与西夏缠斗的憋屈尽数喷薄,手中的剑坚定指向河对岸。

原来列阵如墙的数千重甲步卒自军阵中跃出,玄色札甲铿锵作响。重甲步卒渡河,数万宋军随后涉水而过无定河。

宋军阵中忽升起数百具竹鹊,正是沈括任行枢密使时令军器监为军中所制的“火鸦机关“。

这些木鸢腹中藏硝,翼展七尺,飞过无定河后朝着岸边的党项军阵而去,火鸦凌空炸响。不少党项士卒连人带马被火烧作满地打滚。

本严阵以待的党项士卒惊慌失措,四窜逃避。

转瞬间又是黑压压的竹木鸢群,正如凤凰经天般掠过长空,砸落在无定河岸边。

轰鸣声响起后,岸边党项军阵来不及阻拦渡河的宋军,便四处溃散。

……

火鸦的烟火中,高永能所部骁骑当先,背嵬军的狼牙棒挥舞之间,马蹄下尽是碎裂的铁牌铁兜。

宋军已成功渡过河滩与党项兵马交战。

李舜举看着河岸边党项兵马溃败的一幕,不由大是惊奇,转头看向城头凝视战局的徐禧。

徐禧手中仍握着《武经总要》的书,发黄的书页在腕下哗哗地翻动。

李舜举想起这些日子永乐城中军食匮乏,所以徐禧身为大将以身作则,每日只吃两块烧饼。平日所用起居,一如普通官吏,别无他求。

李舜举问道:“相公,如何知高老将军可冲破敌阵?”

徐禧道:“党项全民皆兵,无论打了几次,每番都是几十万兵马齐来,着实可惧也。”

“但兰州,凉州,平夏之后,所失之精兵却不可死而复生。故一战不如一战,反观我军则积小胜为大胜!”

李舜举心底有些释然了。难怪如此,临阵翻兵书便翻兵书吧。从古至今,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但有一事李舜举觉得自己作为监军有必要提醒道:“相公,两军相持,我又是全军压上,是不是身后难继。”

“万一……水寨这边……”

“经略相公!”城头嘹望的哨卒向南一指。

却见一路大军在沿着峭壁上的山道赶向永乐城,打头的沈字帅旗猎猎而动!

士卒们突然哭喊出声:“经略,是沈相公的援兵到了!”

“沈相公率大军救我们来了!”

“沈相公没有弃了永乐城!”

永乐城垛瞬间沸腾。

山岭间数名旗手上山,在高处打旗号往永乐城相询。

徐禧猛地合拢兵书,伸手一挥:“应旗!”

但见永乐城城头上,士卒们奋力摇动所在城头上的赤旗。

士卒们齐齐站上城头张开双臂,甚至登上了城垛的边缘,用尽全身气力发出呐喊。

永乐城从城北到城南次第应旗,同时遥遥地向援军致以敬意。

登上山头目睹这一幕的沈括目睹这一幕良久不能自抑,他屡次张大了嘴要说什么,但一时间却犯起了口吃的老毛病,无法说出一字。

随沈括左右从米脂寨,延州赶至的鄜延路众将们纷纷含泪道:“相公,永乐城还在!”

“将士们都在等着咱们。”

一口气憋在沈括心头许久终于喷出:“传我……传我……帅令,全军火速救援永乐城!”

众将被沈括憋得差一点断气了,等他说完后方才齐齐松了口气。

沈括又道:“还有……将我帅旗插……插……插到山岭最高处!”

看着山后的‘沈’字大旗,还有永乐城上爆发出欢呼声。

正在永乐城城下鏖战的宋军上下都知道发生了什么,原先在无定河畔相持的两军战线,正一点一点地朝北方推移而去!

党项中军的王纛正徐徐倾斜。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bqduo.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