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节 都死了
第二百零二节 都死了
第(2/3)页
较。
时间已经到了10月,最晚到10月末,一般北方就会进入冰期,那时候战争自然就会再次中断。
日本人已经开始着急,催促杨潮跟日军一起联合发动一次大型攻势,以督促俄国人尽快屈服。
可是杨潮拒绝了,杨潮早就不想削俄国了,恨不能保护一下战斗民族呢。
而且杨潮有一个很好的理由,那就是自己的士兵已经打不动了,还邀请日本人参观了一下,证实自己所言非虚。
这是事实,一个并不正规的军队,能够跟俄国人打三年仗,这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这也就是俄国,换成任何一个国家,这些东北子弟兵也不可能坚持这么久。
短短几十年,俄国趁清帝国衰微之际,疯狂抢夺中国的领土。先后夺占了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俄国人在对东北的入侵中使尽了各种方法,运用政治、军事、经济等等手段外,还施展阴谋诡计、外交讹诈、重金收买、派遣间谍、策动叛乱等手段,可谓是“有多大本领就能干出多大伤天害理的事情”。
十年前,德国人占了青岛,英国人占了威海,就让山东百姓产生要被瓜分的心理压力,爆发了义和团运动,俄国人对东北的渗透更久,范围更大,时间更长,东北老百姓的心理压力更大。
而且沙俄在东北的侵略,比德国和英国在山东的扩张更野蛮,俄国那些哥萨克蛮人,曾经干过的疯狂事情可谓令人发指,屠杀甚至分食当地人,这些都在东北流传的很广。海兰泡那数千骸骨,更是尸骨未寒,因此面对跟沙俄打仗,东北百姓从内心深处是很支持的。
但是杨潮组建的东北军。毕竟是一只临时组建的军队,骨干是五万训练有素,洗脑了三年的军官不假,但是普通士兵却没有这样的精心训练,虽然三年战争中。杨潮军中的宣传人员也在疯狂洗脑,但是战争中效果毕竟要笑了太多,打的时间太长的话,这些士兵难免有一种反战情绪。
又因为清政府突然倒台,产生了一种暂时性的身份认知混乱,也加剧了这种反战心理,在战争僵持后,杨朝开始让军队轮番休假,立刻就出现大批士兵回家后就不在回来的情况,也就是当了逃兵。
把这一系列事实摆在日本人面前。日本人也知道中国的军队不行了,但是他们不但没有为这个战时盟友力量削弱而不快,反而松了一大口气,因为这次中国人在战争中的表现太让人惊讶了,一时间竟然能把俄国人打的节节败退没有丝毫招架之力,这让日本人心里其实是很紧张的。
现在中国人也不行了,俄国人又被揍成了龟孙子,以后在东亚这一片,还不是日本称王称霸,有这种想法的日军大度的对中国的情况表示了谅解。但提出中国的军队支持他们发动一次攻击,这一点杨潮毫不犹豫的同意了。
日本人急切的希望逼迫俄国人让步,当然也希望能得到更大的土地,所以他们这段僵持时间。动员了一百万大军,现在都已经在赤塔部署好了,只等条件合适,就立刻向西发动一次总攻。
日本的目的是,用一个月的时间,沿着铁路推进到贝加尔湖以西。并横扫俄国贝加尔湖一西直到一直被中国部队控制的车里雅宾斯克,这样日本就能威胁到俄国的欧洲腹心之地,第一能极大的威慑俄国,第二也能向全世界证明一下日本军队的力量。
跟日本人谈完后,杨潮立刻叫来了吴佩孚。
“是不是伊藤博文出事了?”
杨潮不由这么怀疑,日本人打到车里雅宾斯克,确实能够吓到俄国人,也确实能够让全世界都重新审视日本,但这不是伊藤博文的性格,这个老狐狸应该明白韬光养晦的道理,绝对不可能让日军兵锋直指欧洲,这样会让英法等国产生危机感,从而对日本忌惮的。
吴佩孚狐疑的看向杨潮:“大人早就知道了?”
看到吴佩孚的表情,杨潮就知道自己猜对了:“到底怎么了?是不是倒台了?”
吴佩孚摇摇头:“不是倒台了,而是伊藤博文被刺杀了!”
杨潮恍然大悟,果然如此,如果有伊藤博文主持,他绝对不会这么冒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bqd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