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节 铁路战略
第一百三十三节 铁路战略
第(2/3)页
人骄傲自大,不思继续进取,不到百年既兵败国辱,波拿巴氏亦被德人执于战阵之前。”
“我大清当鉴法国前车之辙,以自兴图存。列国竞争,凭的无非一个国力,何为国力,兵强马壮为国力,百业兴隆为国力,人丁繁密亦为国力。”
“我大清兵制多有弊端,革除易。我大清百业凋敝,兴盛难。人丁乃我大清根基,放眼量世界,未有及我大清三分之国者。”
中国就是人多,这就是本钱。
“我大清以夷制夷,连德英以制俄,连美以制日,则可报十年太平。但若不兴工商,不强百业,十年之后又若何?”
说完杨潮久久不语,其他人则思考着,等着杨潮说话。
“臣之三条:辨敌我,革兵弊,兴百业者也!”
说完杨潮躬身到底:“臣恳请吾皇,定国策,兴百业!”
载沣这时候明白杨潮想要什么了,折腾了这么久,又是危言耸听的,原来就是想让他颁布一个大国战略,可是国事日艰,如今这天下,你要这么干,他要那么干,到底先干什么,他是满头雾水,挑不出来个头绪来。
张之洞也明白了,杨潮这是想让载沣表态,不要在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游走了,也到做决定的时候了,康有为和梁启超一干保皇党已经回来,这是一群改革派,这样洋务派、改革派和顽固派三方的平衡就已经打破。
洋务派和保皇党联合起来就能压制住顽固派,就可以兴利除弊了,此时颁布一个光绪那样的《明定国是诏》,明确朝廷主张,这样集合国力开拓进取,才有可能中兴啊。
张之洞也不由得赞叹杨潮的时机抓的好,作为一个心怀天下的老臣子,他觉得这时候他得站出来。
于是张之洞也站了出来:“老臣亦肯定皇上颁诏令,定国策,以励国人,以鼓民心。”
在座的大都是洋务派的大臣,顽固派大臣主要在地方上,因此在座的大部分都支持,但是最终站起来的,也就是杨潮和张之洞二人,其他人摇摆不定,轻易不会出头。
载沣也没有这么容易就能做决定,他哥哥光绪倒是激情似火,但是结果呢,还不是死的不明所以,堂堂帝王,最后惨死于匪徒之首,何苦来哉。
载沣摆摆手:“先听杨爱卿说完吧。”
杨潮心中暗自叹了口气,这些八旗子弟啊,果然是没有魄力,几百年的荣华富贵早就侵蚀了他们的开拓进取的精神,还不如当年那些从深山老林子里钻出来,拿着马刀弓箭跟大明玩命的野蛮前辈呢。
但是杨潮只能继续道:“以臣观之,我大清人丁兴旺冠绝世界,唯百业不兴耳。是以第一要务当兴百业。欧陆、每日诸国,为兴业皆有国家战略,大政方针。
英国人有圈地运动,让农民没有了地耕种,还不让他们在城市里游荡,见了就抓就打,把农民生生赶进工厂做牛做马,还大量的用童工。用重税逼迫印度人的土布都不能生产,给他们提供市场。美国人工业化,大肆欺压工人,我华工就是例子。日本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bqd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