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国崛起1900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八节 运营仪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八节 运营仪式

第(2/3)页

    杨潮笑道:“这位美丽的小姐,这个问题本不用我来回答的,但是我还是要说,释放出这样传言的人,肯定是别有用心。烟济铁路确实有伤亡,不过所有伤亡数字都有统计,我们也对不幸牺牲的工人家属做了赔偿。并且尽我们的一切努力,不让死者家人生计无着。并且我们已经修造了纪念碑,就树立在各个火车站,如果有兴趣,你们可以去看看。我要说的是,这条铁路是中国人修的,中国的铁路,我们不可能让自己的工人尸骨不存。我们不会像某些国家那样,对待为他们做出了贡献的华工以卑劣的态度。”

        很显然杨潮在指桑骂槐呢,骂的是美国人,是排华最为严重,在中国还最装模作样的美国政府。美国的太平洋铁路的枕木下,躺着无数中国华工的亡魂,他们流落他乡,连尸体都不能归葬祖坟。得到的,确实美国人的忘恩负义。

        女记者拿笔刷刷刷的写着,不住的点头。

        “下一个!”

        杨潮喊道。

        “一直有人说中国人解决不了管理铁路的问题,我听说你们的管理人员中基本没有运营经验。我不认为你们这是一个理智的态度,一个洋人管理人员都不聘请,我认为是不明智的。在科学面前,有时候无谓的自尊心,并不可取。”

        一个中年洋人记者问到。

        杨潮示意詹天佑解答。

        詹天佑点点头:“本人是烟济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本人负责建起这座铁路,也将负责经营她,至于没有管理经验的说法,我承认我们的团队此前没有独立负责过铁路运营事务。但是我想说一句,我们也没建铁路,但我们建成了,我们没有运营经验,我们也一定能够胜任管理经营工作。”

        詹天佑说的挺不错,杨潮点了点头:“下一个。”

        接下来一连几人都是华人记者,他们更关心的铁路修建的过程,遇到的困难等等。

        华人的提问就好回答多了,詹天佑他们专业的解答,也让记者很满意。

        “恭喜你们,你们创造了一个奇迹。”

        又一个洋人中年记者提问,他先是很礼貌的恭喜一番,接着就提出一个专业且尖锐的问题。

        “很抱歉,你们的铁路一运营,就要面对着胶济铁路的竞争,对此我本人很难乐观的看到这条铁路的前途。而且我一直认为,这条铁路本身就是多余的,山东不需要两条铁路。”

        这是一个德国记着,从青岛来的,今天一早才到。

        看到詹天佑有些为难,其实詹天佑自己都对这个问题没有信心,胶济铁路问题,确实是一个死结,德国人垄断了沿途矿产,几乎就垄断了大宗货物的运输。

        看到詹天佑不知怎么回答,杨潮笑着接了过来:“这个问题问的很好。我想德国人肯定不会这么想。山东无论人口还是土地,跟德国人也差不了多少,德国的铁路是欧洲第一,加起来超过一万公里。他们修了那么多条铁路,也不担心经营问题,而整个山东目前才只有两条铁路,我认为这位先生的顾虑完全是多余的。我认为不但不用担心铁路经营的问题,反而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bqduo.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