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节 并轨
第七十五节 并轨
第(2/3)页
多。
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快的进展,完全是靠着人的力量,人的精神意志加班加点日夜施工,最终超过了德国人。
“开车了,开到烟台去,找杨大人!”
杨潮收获的声望,主要是在救灾的时候,这些工人就跟着杨潮一起救灾,那时候就认定杨潮是一个好官了。
杨潮招募他们修铁路,不时向他们灌输这样一个观念,那就是铁路修好了,不但能让国家强大,不受洋人欺负,还能让山东的百姓日子好过起来。
对此这些来修铁路的年轻人其实最为期待,因为他们最为贫穷,否则不会为了一顿饭,就免费来工地上干活(杨潮口中这些人都是因为爱国才来的),所以他们更期待能富起来。
老百姓总是容易对好官产生信心,虽然好官未必就有能力。但老百姓偏执的认为,如果好官没办成事,那一定不是好官的错,一定是有奸官从中作梗。因此今天今天眼见他们亲手参与修建的铁路并轨了,这些年轻汉子仿佛看到了他们的幸福生活。
贫穷有时候是不好,因为你发展的根基浅,你要付出的代价更大,但是贫穷也有好处,那就是贫穷的人动力大,正因为穷才要发展,正因为穷才有发展的动力,从这个角度来看,贫穷国家的发展潜力更大。
从这写拼命往车上拥挤,一个个还露出兴奋和渴望神情的青年就能看出来,他们对改变命运的渴望。
但这只是一辆试验车,基本上就是一个车头,加一节车厢,因此根本装不下。
铁路在这里合拢之后,数以万计的工人都集合在了一起,人数多达五万人。
五万人,五万免费的劳动力,都是来自登莱青胶三州一道的农家子弟,当然这不算多,相比三州一道上千万人口来说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津浦路修建的时候可是动员了二十万民夫的。
当然津浦路是官府动员,而杨潮这里则是百姓自愿。当然有他们慢慢觉醒的爱国热情,还有一部分原因则是这里可以吃饱饭,而且吃的很好。杨潮不给他们发工资,但是也没有省钱,没一顿都得有肉。杨潮坚持重体力劳动如果不补充肉食,很容易亏空身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bqd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