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4章 可怕地雏菊切刀
第1074章 可怕地雏菊切刀
第(1/3)页
@@@@@@@@@@@
飞机并没有在贵阳降落,而是直飞云贵交界处的水城。
水城是辛亥年杨秋主政西南期间确定的煤铁中心,1927年西南铁路网贯通后,国有水城钢铁集团就从这个偏僻小城拔地而起。经过十几年发展,水城已经成为西南最大的钢铁中心,年炼钢能力五百万吨。不仅有效支援大西南建设,还因为地理偏僻保密性强,与重庆包头一起成为3010计划的特种冶金材料基地,并与西南大学、贵州大学、昆明大学等一大批高等学府结成对子。目前海军使用的潜艇高强度耐压钢,36型坦克的扭杆等特种钢,均出自这里。
一下飞机,蒋百里就见到俞大维等几名3010计划负责人,连杨秋的大女儿都在人群里。“思思,你怎么也来了?”杨秋也纳闷,怎么女儿也跑到这里来了。
“爸,您怎么忘了,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我们联想公司承包的。”
“计算机?”蒋百里虽然年纪大了,但这些年跟在杨秋身边也学到不少新技术名词。像情报破译、防空指挥、“天权”战斗机、最新的轰12轰炸机等都使用到计算机技术,但一个冶金集团怎么会用到昂贵复杂的计算机呢?
俞大维很快为他解惑:“是一种新的氧气顶吹转炉,它可以把炼钢时间缩短四倍左右,需要用到计算机控制技术。”俞大维站在炼钢车间内,指着一个新型转炉为大家介绍。
从冷杰手中接过3010计划大管家的重任后,他已经成为国内各种国家级研究计划的总负责人。虽然很少参加实际研究,但长年累月奔波于各大实验室,为大家提供后勤保障调度资源等等。立下了汗马功劳。
“缩短四倍?!”话一说完,蒋百里顿时惊叫出来。国内这几年的钢产量一直维持在4500万吨的顶峰,至于开战后扩建的新厂一来需要时间,二来因为战争夺走太多资源和制造力,所以工商部认为要到45年才会迎来新一轮钢铁扩张。但现在听到了什么?时间缩短四倍。岂不是说产能可以暴增至每年1亿8千万吨了?!老天爷啊!美国也是去年才刚刚突破7千万吨。
俞大维满头大汗,连忙纠正:“校长,不是这么算的。新技术推广、设备改造,工人培训都需要时间。再说,粗钢产量再高,加工产能不提高只会出现让钢铁厂减产。要不就是压价恶意竞争的事情。”
“这倒是......。”蒋百里嘴上赞同,神色却依旧热切,连脚步都轻快起来。“百里,你怎么也来了?”走进炼钢车间后,岳鹏正和几名准备开炉的技术人员交谈,见到杨秋立刻上来问好。“这就是新式炼钢炉?”心急的蒋百里打断他。凑到技术人员中间问东问西。
其实早在3010计划初期,杨秋就提出过氧气顶吹炼钢法,还将自己知道的一些东西交给冷杰。当时他觉得氧气顶吹转炉应该很简单,因为欧战时德国就实现了大规模工业制氧,战后又出现了转炉,所以在规划全国钢铁厂时,他没有大肆堆炉子。总认为能赶在战争前搞定然后爆出比美国还高的钢铁产量,这也是导致国内钢铁产量提前量不足的原因之一。后来他才明白,这其实是一项非常难的技术。耐高温三孔喷头,如何控制两倍音速的氧气,如何掌握炉内钢水的化学反应以达到最佳成色,还有新型炉体、托圈、耳轴和倾动机械等等导致研究屡屡失败。尤其是需要控制和调节的参数相当繁杂,纯靠人工已经无法解决,所以直到去年华罗庚制造出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体积寿命令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后,才率领科技小组与联想公司携手攻克了用计算机实现喷头模糊控制的技术。
简单说就是按照试验数据。根据物料平衡和热平衡建立起的数学模型,用计算机分配吹炼和吹氧量。操作时先根据冶炼的种类设定好参数,然后由计算机按参数控制机械喷头,实现自动化冶金作业。当然,这套系统还很原始。体积更是巨大,与后世无法相比。
杨思思给蒋百里等人介绍完计算机控制的原理后,技术工人开始操作转炉。短短二十分钟后,一炉钢水就被倒入坩埚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qd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