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爱丽丝财团?还是保护伞吧
第四百六十九章、爱丽丝财团?还是保护伞吧
第(2/3)页
副业医药公司?它俩又该如何与服装、互联网硬件公司定从属关系?
爱丽丝从一开始就是单独成立的各家公司,而完全没让它们都隶属于到自己最早成立的思科旗下。其实算起来,思科本身就已经是个集团企业了,路由器、交换机和防火墙等产品,理论上都完全可以为它们单独设个子公司——只是没必要罢了。
所以,她若真要整合旗下产业,肯定要走财团的路子。
财团历史悠久,按旧有规定分类,它是“金融资本集团”的简称,指由极少数金融寡头所控制的巨大银行和巨大企业结合而成的垄断集团,通常由一个或几个家族集合而成。其领域通常包括少数大银行、保险公司以及为数较多的工矿企业、商业企业和交通运输企业——当然,这都是二战前下的定义。
财团和其他形式的法人相比,有着明显的特点。
先是实力强,且随着它的的实力和稳定性增强,行业色彩会日益淡薄。财团控制的资金都是非常庞大的,且控制的部门也日益增多,遍及重工业、轻工业、传统工业、新兴工业、生产部门、流通部门等都在扩张范围内——单纯以集团公司的子母关系是很难理清它们的。
再就是控制力强。各大财团的巨头经常亲自出马担任国家脑和政府部门要职,出面组织各种民间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和压力,以控制国家机器。当然,扶植议员才是他们真正的拿手好戏。毕竟资本家赚钱为上,除非就是有志于仕途,不然鲜有人会去当什么人民公仆。
至于说有志于仕途的原因么——就是想造福于民,赚钱赚够了,公司交给儿子了,法定退休了想换个花样,这种理由可就多种多样了。
最后值得注意的就是家族色彩了。早年期间,摩根、洛克菲勒、杜邦,三菱、三井、住友的名字都广为人知,但如今,这种色彩早就淡化了。各财团之间相互渗透和融合,使一些财团由战前的单个家族控制变为多家族控制,老财团虽保持原来的家族名称,但实际已由几个甚至更多的家族所支配,资本都进一步社会化了。
所以说白了,这就是利益共同体。
集团公司,是大型公司多元化经营的产物;企业财团,则是许许多多家企业的资本家回合到了一起,在一定范围内互通有无,大家有说有笑干什么都好商量的情况。
若放到二战前,以爱丽丝当前的情况,当然就是成立个“王氏财团”的节奏了。但考虑到现在的社会形势,和“ong”这个单音节词汇本就不适合英语环境下的命名,“王氏财团”是肯定不会诞生了。但要说“爱丽丝财团”的话……
“中二病气息满满呢。”
所以也否决。
那么倒地该叫什么好呢?
看着办公桌前面地上的红白图案,这个答案还用犹豫吗?
其实,法律上并没有财团这样一个定义。
所谓美国十大财团,日本六大财阀,乃至后来所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bqd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