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诡三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07章槐影权弈定乾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607章槐影权弈定乾坤

第(2/3)页

有理的话,谁闹腾的大就改判谁赢的话,还要巡检大理寺干什么?

    方法很重要。

    其次么,斐潜感觉自己好像又被甲鱼摆了一道……

    斐潜不由得喟叹了一声。

    如果在早些年,若是甲鱼这样来试探,斐潜即便是表面上不表示,但是心中也会不痛快。

    可是现在却觉得很平常,甚至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或许这就是问题。

    现在的斐潜,已经习惯更全面,也更高角度的去看待问题了。

    对于个体,个人,抑或是某个群体,斐潜已经不会特别的看重,以及有什么特别的倾向了……

    嗯?

    斐潜忽然反应过来,这甲鱼,该不会是特意用一个个的献策,来测量当下斐潜的态度吧?

    对于羌汉的,关中的,山东的,以及对于天子的……

    『这家伙……』

    甚至斐潜有一点感觉,就连贾诩自己都清楚他的『上策』,不会得到斐潜的同意,但是他依旧说了……

    这个狡猾的甲鱼。

    斐潜到现在,才算是大体上推测出了这大甲鱼想要做什么。

    他想要搞一个锚定!

    虽然说在汉代未必有『锚定心理』等名词出现,但是并不妨碍甲鱼先在斐潜心里面扔几块石头……

    想要破解这种锚定,就必须先将自己心中原本固有的框架砸碎。

    让石头流动起来,滚动起来,翻出另外的一个面。

    只不过这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容易。

    ……

    ……

    夜色深沉。

    贾诩缓缓的走出了骠骑将军府,准备回住所休息。

    不过不知道为什么,贾诩走到了将军府前院的时候,却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站在了前院的槐树之下,仰头而望,不知道是在看着星空,还是在看着槐树。

    后世觉得槐树是木依着鬼,所以有些人就以讹传讹,觉得槐树不干净,不吉祥,但是在古代,槐树恰恰相反是代表着吉祥之树,而且槐树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和华夏生活习惯,起居饮食相互关联在一起了……

    槐树在医病手中,便是良药。槐树花蕾干燥后之为槐米,果实称之为槐角,其味苦,性微寒,有凉血、止血的功效,可治痔疮、肠风、跌打损伤、痈肿疱疡等症。槐籽人药有明目黑发、补脑益寿的药用价值。

    甚至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有吃槐叶饼的习俗,称之为『槐叶冷淘』。

    而在后世,单凭一个『鬼』字,就被人讹传成为树中有鬼,妨碍活人,若是院中种树,不仅是困家,而且会碍人云云,关键是还有大批的人对此深信不疑。

    若是槐树真有神通,也不知道是应该觉得愤怒,还是应该觉得悲哀。

    人总是愿意相信自己相信的……

    即便是智者,也是如此。

    在贾诩站在槐树之下不久,就听到了将军府内传来了些许的脚步声,旋即有人出声而笑,『文和兄夜访骠骑府,竟立于虬枝之下,望月乎?观星乎?』

    贾诩转身,捻须而笑,『某观骠骑府内此木,竟然有些类似昔日河洛三槐……』

    贾诩似乎解释得很自然,很随意,然后便拱手行礼,『见过荀令君。』

    荀攸连忙回礼,『不敢,不敢,请直呼在下名字就是。』

    荀攸算『令君』,当然也算的,毕竟现在西京尚书台正牌令君在前线,荀攸正在假行其令,之前也是在辅佐庞统,所以称之为『令君』也没有什么不妥。

    可是现在并不是一般的官吏称呼他,而是老甲鱼这么称呼,这就使得荀攸心中噗通乱跳,坚持不肯接受令君之称。

    贾诩也没有死缠这一点不放,便是改口称呼『公达』,似乎方才称呼令君只是一时口误,或者说是一时兴起什么的,就像是平常官廨里面偶尔的玩笑,相互敬称职位什么的……

    可真的是玩笑么?

    两人站在槐树之下,一时之间都没说话,似乎在比拼谁更沉得住气,然后荀攸输了,他先开口问道,『主公之处,可有什么吩咐?若是需某协助,文和勿须客气。』

    贾诩笑了笑,『也没有什么大事……只是提了提鸱夷子皮之事……』

    『嗯?』荀攸目光顿时一凝。

    『正所谓,「持满者与天,定倾者与人」啊……』贾诩笑着,『公达以为如何?』

    荀攸沉默了一会儿,从袖子里掏出了一枚骠骑金币,递给了贾诩,『这是前些时日新铸造的样钱,主公有令,先参详集思,若有不妥之处,改之而后制……文和不妨也给提点意见……毕竟衡器虽准,然称量九鼎恐失分寸。』

    贾诩接过了钱币,在手中弹了一下,叮当有声,『金银啊……昔日商君徙木立信,用的就是金银……主公英明。』

    荀攸斜眼扫了一下贾诩,不知道是贾诩本身能力了得,抑或是天色昏暗,仅凭星月之光无法查探细节,使得荀攸也看不出贾诩当下究竟是如何,只能是指了指天上北斗位置,『《周官》有言「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不知文和兄以为如何?』

    这近乎于直白的提问,犹如单刀直进中宫,使得贾诩也不由得皱起眉头来,沉吟片刻,『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也就如此了……以主公之英明,功必胜之。』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bqduo.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