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贞观祸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4章 循环经济型农业(第八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4章 循环经济型农业(第八更)

第(2/3)页

,先修路,如果有钱,杜构第一个肯定想着修路,不过也不能盲目的花钱,现在的路基本上就是修了坏,坏了修,使用寿命太短。如果要修路,就必须一步到位,从根本上入手,这个杜构还在计划中,等到了蓝田,就会进行尝试。

    至于农业循环经济,根本目的就是让农民致富。现在的大唐,九成以上的百姓都是农民,所以,富国的根本就是富农,只有农民手里有钱了,其他行业才能跟着振兴。而循环经济就是农民最好的致富之路。不过这也需要去实验,不同的地方适合不同的套路,杜构需要弄出一套完善的模式之后,在上报李二,进而推广到整个大唐。

    杜构写了很多,也写了很久,直到把自己想写的都写全了,这才将其交给李二。

    李二一直在等杜构,杜构一写完,他就急忙接过,仔细看了起来。

    其实杜构写的虽然多,但主要就是修路和循环经济两部分,至于医学院、书院什么的,那都是第二阶段的事情,无论是书院还是医学院,都得先让农民富裕起来,只有农民手里有了余钱,才会想这些,现在农民的心理只有一点,吃饱不饿,至于其他的,像什么读书看病,根本想都不敢想。

    关于修路,李二几乎是一带而过,估计只是赞赏了杜构眼光的长远,其他的也就没什么了,修路是每一个朝代都会面临的问题,李二在这方面比杜构懂得多,所以,在杜构没有确切的解决办法之前,李二都不会关注的。

    不过循环经济型农业倒是让李二大为兴奋。

    “清和,你把这循环经济型农业,仔细跟朕说说。”

    “是,陛下!”杜构认真道:“陛下,所谓的循环经型农业,就是充分的利用百姓的资源,让百姓可以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润。例如其中的桑基鱼塘。如果是慈善机构来推动这事那就可以这么做,先派人教导百姓,在养蚕的农民在自家附近建造鱼塘,然后由慈善机构借钱给百姓,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bqduo.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