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2章 纯属偶然(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52章 纯属偶然(3)

第(1/3)页

根据记载,此人的家世,可谓显赫一时:

        曾祖父洪以诜,字德谦,中宪大夫、太傅兼太子太师、武英殿大学士。

        曾祖母林氏,一品夫人。

        祖父洪有秩,资政大夫、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祖母戴氏,夫人。

        有这么一份简历,基本就可以吃闲饭了。

        可惜,洪承畴没能吃闲饭,事实上,他连饭都吃不上。

        因为所有的这些简历,都是后来封的,换句话说,是他挣回来的。

        洪承畴出生时,他的父亲因为家境贫寒,外出打工去了,他的母亲虽然穷,却比较有文化,从小就教他读书写字。

        洪承畴很聪明,据说七岁就能背全本《三字经》,这是很了不起的,比如说我,二十七岁的时候,还只能背“人之初,性本善”。

        万历四十三年(1615),洪承畴二十三岁,参加全省统考(乡试),他的成绩很好,全省第十九名。

        第二年,他到北京参加全国统考,成绩更好,全国第十七名,二甲。

        然后分配工作,他被分配到刑部。

        这个结果对他而言,是比较倒霉的。

        原因我说过,在明代,要想将来入阁当大学士,必须当庶吉士,进翰林院。以洪承畴的成绩,应该能进,可是偏就没进。

        此后的十几年,洪承畴混得还可以,当上了刑部郎中,又被外放地方,当了参政。

        参政这个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通常混到最后,就是光荣退休。

        没考上翰林的进士,混饭吃的小参政,到历史留名、骂声不绝、余音绕梁的大人物,只是因为,他外放的地方,是陕西。

        刚去陕西的时候,洪承畴带了很多书,因为他只是一个书生,他没有打过仗,也没有杀过人。

        据说在世界上,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天生就会打仗,天生就会杀人。

        这是事实,不是据说。

        洪承畴是一个真正的天才,军事天才,他带着临时拼起来的家丁、仆人、伙夫,就这么上了战场,却没有丝毫的胆怯。

        面对优势敌军,他凭借卓越的指挥,轻易击败了起义军,斩杀五百余人,解围韩城。

        在洪承畴的人生中,有过无数次战役,有过无数个强大的对手,最重要的,是这一次。

        这个微不足道的胜利,让洪承畴明白,他是多么的强大,强大到可以力挽狂澜,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

        他要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挽救这个没落的王朝,创造太平的盛世。

        讽刺的是,他最终做到了,却是以一种他做梦也未曾想到的方式。

        洪承畴是一个务实的人,具体表现在,他正确地意识到,杨鹤是一个蠢货。

        招抚是没有用的,钱是不够用的,唯一有用的方式,是镇压。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bqduo.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