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9章 投降?(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49章 投降?(3)

第(3/3)页

  得意到半路,遇上个人,消停了。

        他遇上的这个人,名叫黄龙。

        孔有德跟黄龙算是老熟人,因为黄龙曾经当过皮岛总兵,还管过孔有德。

        孔有德怕的人比较少,而黄龙就属于少数派之一,孔有德之所以投靠孙元化,就是因为黄龙太厉害,在他手下太难混。

        在最不想见人的地方、最不想见人的时候,遇上了最不想见的人,孔有德很伤心。

        老领导黄龙见到了老部下孔有德,倒也没客气,上去就打,孔先生当即被打懵,部下伤亡过半,连他的亲人都没幸免(他抢劫是带家属的),纷纷坠海而亡。

        但最不幸的还不是他,而是毛承禄。

        这位仁兄先是老爹(毛文龙)被杀,朝廷给了个官,也不好好干,被孔有德拉下水搞叛乱,落到这般地步。而关键时刻,孔有德不负众望,毅然抛弃了这位老上级的公子,把他丢给了黄龙。

        而孔有德和耿仲明不愧干过海盗,虽说打海战差点儿,但逃命还凑合,拼死杀出血路,保住了性命。

        毛承禄就不行了,被抓住后送到了京城,被人千刀万剐。

        黄龙的战役基本上彻底摧毁了叛军,孔有德和耿仲明逃上岸的时候,已经是光杆司令了。山东叛乱就此结束。

        这次叛乱历时半年,破坏很大,而最关键的是,叛乱造成了两个极为重要的结果——足以影响历史的结果。

        第一个是坏结果:鉴于生意赔得太大,既没钱,也没人了,回本都回不了,孔有德、耿仲明经过短时间的思想斗争,决定去当汉奸,投靠皇太极。

        其实这两个人投降,倒也没什么,关键在于他们曾在孙元化手下混过,对火炮技术比较了解,且由于一贯打劫,却在海上被人给劫了,很是气愤,不顾知识产权,无私地把技术转让给了皇太极,从此火炮部队成为了后金的固定组成部分。虽说孔有德、耿仲明文化水平不高,学得不地道,造出来的大炮准头也差点儿,但好歹是弄出来了。

        更重要的是,由于他们辛苦折腾半年,弄回来的本钱,连同家属,都被明军赶进海里喂鱼,亏了老本,所以全心全意给后金打工,向明朝复仇。

        一年后,他们找到了复仇的机会。

        除锦州、宁远外,明朝在关外的重要据点,大都是海岛,这些海岛有重兵驻守,时不时出来打个游击,是后金的心腹大患,其中实力最强的守岛人,叫做尚可喜。

        之前我说过,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是山东老乡,且全都是挖矿的,现在孔有德决定改行挖人,劝降尚可喜。

        一边是国家利益、民族大义,一边是老乡、老同事,尚可喜毫不为难地作出了抉择——当汉奸。

        当英雄很累,当汉奸很轻松。

        第二个是好结果,经过这件事,崇祯清楚地认识到,关内的军队,是很废的,关外的军队,是很强的,所以有什么麻烦事,可以找关外军队解决(比如打农民军)。

        山东的叛乱是个麻烦事,但要看跟谁比,要跟西北比,就不算个事。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bqduo.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