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6章 起复(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36章 起复(3)

第(2/3)页

现任皇帝的剑死磕,只能是找死了。

        手持上方宝剑的袁崇焕,此刻终于说出了他的心声和名言:“你道本部院是个书生,本部院是朝廷的将首!”

        毛文龙明白,今天这关不低头是过不去了,马上开始装孙子:

        “文龙自知死罪,只求督师恩赦。”

        统帅认了,属下自然不凑热闹,毛文龙的部将毫无反抗,当即跪倒求饶,只求别把自己搭进去。

        其实事情到此为止,教训教训毛文龙,也就凑合了。

        然而,袁崇焕很执著。

        局势尽在掌握,胜利就在眼前,这一切的一切冲昏了他的头脑,让他说出了下面的话:

        “今日杀了毛文龙,本督师若不能恢复全辽,愿试上方宝剑偿命!”这话很准。

        然后他面向京城的方向请旨跪拜,将毛文龙拉出营帐,斩首。

        辽东的重量级风云人物毛文龙,就此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可惜毛总兵并不知道,他是可以不死的,因为袁崇焕根本就杀不了他,只要他向袁崇焕索要一样东西。

        这件东西,就是皇帝的旨意。

        在古往今来的戏台、电视剧里,上方宝剑都是个很牛的东西,扛着到处走,想杀谁就杀谁。

        这种观点,基本上是京剧票友的水平,别的朝代且不说,在明朝,所谓上方宝剑,说起来是代天子执法,但大多数时候,也就做个样子,表示皇帝信任我,给我这么个东西,可以狐假虎威一下,算是特别赏赐。

        一般情况下,真凭这玩意儿去砍人的,是少之又少,最多就是砍点儿中低级别的阿猫阿狗,敢杀朝廷一品大员的,也只有袁崇焕这种二杆子。

        换句话说,袁崇焕要干掉毛文龙,必须有皇帝的旨意,问题在于,毛文龙同志当官多年,肯定也知道这一点,他为什么不提出来呢?

        对于这个疑问,我曾百思不得其解。经过仔细分析材料,才发现,原来毛文龙同志之所以认栽,只是出于一个偶然的误会:

        因为当袁崇焕拿出上方宝剑,威胁要杀掉毛文龙的时候,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正是这句话,断送了毛文龙的所有期望。

        他说:我五年平辽,全凭法度,今天不杀你,如何惩戒后人?皇上给我上方宝剑,就是为此!

        这是句相当忽悠人的话,特别是最后一句,皇上给我上方宝剑,就是为此。

        为此——到底为什么?

        所谓为此,就是为了维护纪律,也就是客气客气的话,没有特指,因为皇帝并未下令,用此剑杀死毛文龙。

        但在毛文龙听来,为此,就是皇帝发话,让袁同志拿着家伙,今天上岛来砍自己,所以他没有反抗。

        换句话说,毛文龙同志之所以束手待毙,是因为他的语法没学好,没搞清主谓宾的指代关系,弄错了行情。

        从小混社会,有丰富江湖经验的毛总兵就这么被稀里糊涂地干掉了。这就是小时候不好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bqduo.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