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7章 宁远,决战(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7章 宁远,决战(3)

第(3/3)页

映了魏公公大无畏的人道主义精神。

        真是蠢到家了。

        皇帝大人喝下了米汤,然后依然头都不回地朝黄泉路上一路狂奔,拉都拉不住。

        痛定思痛,魏忠贤决定放弃自己的医学事业,转向专业行当——阴谋。

        当皇帝将死未死之时,他找到了第一号心腹崔呈秀,问他:大事可行否?

        狡猾透顶的崔呈秀自然知道是什么大事,于是他立刻作出了反应——沉默。

        魏忠贤再问,崔呈秀再沉默,直到魏大人生气了,他才发了句话:我怕有人闹事。

        直到现在,魏忠贤才明白,自己收进来的,都是些胆小怕死的货,都靠不住,只能靠自己了。

        他找到客氏,经过仔细商议,决定从宫外找几个孕妇进宫当宫女,等皇帝走人,就搞个狸猫换太子,说是皇帝的遗腹子,反正宫里的事是他说了算,他说是就是,不是也是。

        为万无一失,他还找到了张皇后,托人告诉她:我找好了孕妇,等到那个谁死了,就生下来直接当你的儿子,接着做皇帝,你挂个名就能当太后,不用受累。

        这是文明的说法,流氓的讲法自然也有,比如宫里的事我管,你要不听话,皇帝死后怎么样就不好说了。

        皇后回答:如听从你的话,必死,不听你的话,也必死,同样是死,还不如不听,死后可以见祖宗在天之灵!

        说完,她就跑去找皇帝,报告此事。

        按常理,这种事情,只要让皇帝知道了,是必定完蛋的。

        然而,当皇后见到奄奄一息的皇帝,对他说出这件事时,皇帝陛下却只说了三个字:我知道。

        魏忠贤并不怕皇后打小报告,在发出威胁之前,他就已经找到了皇帝,本着对社稷人民负责的态度,准备给皇后贡献一个儿子,以保证后继有人。

        皇帝非常高兴。

        这很正常,皇帝大人智商本不好使,加上病得稀里糊涂,脑袋也就只剩一团糨糊了。

        所以魏忠贤相信,自己的目的一定能够实现。

        但他终究还是犯了一个错误,和当年东林党人一样的错误:低估女人。

        今天的张皇后,就是当年的客氏,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她不但有心眼,而且很有耐心,经过和皇帝长达几个时辰的长谈,她终于让这个人相信,传位给弟弟,才是最好的选择。

        很快,住在信王府里的朱由检得到消息:皇帝要召见他。

        在当时的朝廷里,朱由检这个名字的意义,就是没有意义。

        朱由检,生于万历三十八年,自打出生以来,一直悄无声息,和什么梃击、红丸、移宫、三党、东林党、六君子,统统没有关系。

        他一直很低调,从不发表意见,当然,也没人征求他的意见。

        但他是个明白人,至少他明白,此时此刻召他觐见,是个什么意思。

        就快断气的皇帝哥哥没有丝毫客套,一见面就拉住了弟弟的手,说了这样一句话:

        “来,吾弟当为尧舜。”

        尧舜是什么人,大家应该知道。

        朱由检惊呆了,像这种事,多少要开个会,大家探讨探讨,现在一点儿思想准备都没有,突然收这么大份礼,怎么好意思呢?

        而且他一贯知道,自己的这位哥哥比较迟钝,没准儿是魏忠贤设的圈套,所以,他随即作出了答复:

        “臣死罪!”

        意思是:我不敢答应。

        这一天,是天启七年(1627)八月十一日。

        皇帝已经撑不了多久,他决心把自己的皇位传给眼前的这个人,但这一切,眼前的人并不知道,只知道,这可能是个圈套,非常危险,绝不能答应。

        两个人陷入了沉默。

        在这关键时刻,一个人从屏风后面站了出来,打破了僵局,并粉碎了魏忠贤的梦想。

        张皇后对跪在地上的朱由检说,事情紧急,不可推辞。

        朱由检顿时明白,这件事情是靠谱的,他马上答应了。

        八月二十二日,足足玩了七年的木匠朱由校驾崩,年二十三。

        就在那一天,得知噩耗的魏忠贤没有发丧,他立即封锁了消息。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bqduo.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