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哑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章 紫蚌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章 紫蚌笄

第(2/3)页


        可是他就呆呆愣愣地站在那里,看着扶苏脱下长袍。膝盖处的里衣已经被鲜血所浸染,在白色的布料上晕开了一大片的血色,看上去触目惊心。他知道自己应该知礼地移开目光,非礼勿视,但他还是盯着那里,看着扶苏把那件里衣也脱了下来,露出那被锋利的陶片伤得千疮百孔的膝盖。

        少年上卿忽然就再也挪不动脚步了。

        这都是他造成的。

        如果不动念想要离开扶苏,他也绝对不会建议扶苏选什么方天觚送给太后,依照着太后的喜好,随意送些青铜乐器就足够敷衍过去了,也就不会有随后会发生的这些事。即使太后难逃一死,也绝不会发生得如此巧妙,让扶苏难逃罪责。

        也许是少年上卿的目光太过灼热,扶苏轻描淡写地安慰道:“无妨,我伤的是腿,又不是手,不会耽误抄书的。正好父王关我禁闭,我也得几分清闲。”

        少年上卿沉默了半晌,面无表情地盯着小内侍轻手轻脚地给扶苏上完伤药,才拱手告退。

        “阿罗,该你走了。”一个年轻的青衣道人用棋子轻敲棋盘,戏谑地唤着自家弟子。显然他很满意这个昵称,自从听见婴那小子开始喊了之后,就也时不时地唤两声。

        和他对弈的绿袍少年回过神,盯着面前的棋盘又发了会儿呆,直到那年轻的青衣道人用手指点了点最新下的一子,才努力撑了撑眼皮,寻了某处下了一白子,做了一个双虎。

        “阿罗一点儿都不认真。”青衣道人委屈地撇了撇嘴,但还是没有打消继续对弈的念头,沉吟着下一步要落在哪里。

        绿袍少年用袖子掩住唇,小小地打了个哈欠。他昨天晚上一夜没睡,正想补补眠,结果还要应付心血来潮又要下盘棋的师父,天知道他连棋盘都开始看出重影了。

        当然,就算是不看重影,他也是下不过自家师父的。即使他师父这一局开局就任性地用了三连星布局。

        “吧嗒!”青衣道人把黑色的棋子拍到了棋盘上,发出一道清脆的响声。

        绿袍少年这回倒是把这一步棋看得清楚了,这一手是刺,破了他之前做活的一个眼。瞧着这一片区域要被黑子围剿,绿袍少年本来惺忪的睡眼倒是精神了些。就算是要输,也不能输得太难看。

        “近日可万事顺遂?”青衣道人像是很随意地问了一句。

        绿袍少年抿了抿唇,并未回答。他不信师父什么都不知道,今天清晨大公子扶苏被关禁闭罚抄书,虽然并没有真正的原因传出来,但宫内外迅速就已经传遍了各种谣言,有些理由他听着都啼笑皆非。不过连他都能听得到那两只脊兽的唠叨,可以时常出入咸阳宫的师父肯定也能听得到,何必又要问他呢?

        “阿罗,你心绪难平,对修行不宜。”青衣道人轻叹一声,这弟子的资质实在是凤毛麟角世所罕见,他多想直接掠到深山老林与世隔绝地教导于他,却又不能不顾及对方的心意。

        想要辅佐明君,振兴家族,那就先让他完成这个愿望再专注修行也不迟。只是,修行就如同那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绿袍少年承受着师父恨铁不成钢的目光,犹豫了许久,在孤军深入的某个白子旁落了一子,接了一步。

        昨夜起,他便托嘲风和鹞鹰一直关注着咸阳宫和雍宫的动静,选定了几个有嫌疑的人,但最终还都没确定杀害赵姬陷害扶苏的人到底是谁。

        之前自己受伤的时候,即使知道凶手是将闾,都觉得不是时机,没有立刻报复对方。可是见扶苏受伤,还是自己不小心跪出来的,他却忍不住心中大怒,恨不得立刻把那人揪出来千百倍奉还。

        这应该是因为他本来好好的计划,被人从中破坏而产生的恼怒。

        绿袍少年整理了一下情绪,便如实道:“输了,不开心,就如与师父对弈一般。”以前师父还让子的时候,他偶尔还能赢几局,现在完全无懈可击,不怪他不愿与师父下棋。

        青衣道人勾起了唇角,显然对自己的棋艺颇为自得。他转着手中的几枚棋子,听着墨玉棋子在掌心发出悦耳的摩擦声,抬眼朝自家弟子微笑。

        绿袍少年被他看得心中一跳,自家师父五官俊逸,偏偏却长着一对非常惑人的桃花眼,不笑的时候还好,一旦笑起来简直让人招架不住。还好自家师父跳脱的性子,也就在熟人面前露馅,陌生人面前好歹还能拿腔作调一番。

        只见那双桃花眼微微一阖,遮住了眼瞳中的深邃:“世事如棋,初等的弈棋者,只会应对劫争,被对手打乱计划,实属平常。”

        绿袍少年攥紧了拳头,却无话可说。因为他知道自己现在确实就是师父口中的初等弈棋者。

        “中等弈棋者,可预判对手行动,算至几步之后,拥有足够时间去思考对策。”青衣道人娓娓道来,声音醇厚如酒。

        “那高等弈棋者呢?”绿袍少年舔了舔干燥的唇,不甘心地追问道。

        “高等弈棋者……”青衣道人顿了顿,低下眼,把手中的黑子无声无息地放在棋盘一角,浅浅笑道,“高等弈棋者,可诱导对方把棋子下在自己想要他所下的地方。”

        绿袍少年双目圆睁,瞪着这一步别出心裁的拆手,棋盘已经形成了通盘劫。

        通盘劫又称天下劫,就是可以影响一盘棋胜负关键的大劫争。绿袍少年算了又算,不管他之后如何落子,都差了至少一步,这样诡异的通盘劫,居然就是自家师父引诱他一步步走出来的!

        不甘心地投子认输,绿袍少年睡意一扫而光,负气地冷哼道:“师父这等下棋的言论,可曾说与其他人听否?”此等言论,不光可用在弈棋之上。

        比武、宫斗、党争、兵法等等,皆可用之。

        “喏,曾说与汝那大师兄听之。”青衣道人不在意地笑了笑,面上呈现了回忆的神色。

        正在收拾棋子的绿袍少年一怔,手中有几颗棋子滑落在地,发出清脆的玉珠落盘声。

        不知是否他多心,总觉得最近发生的这一系列事情,就仿若刚刚那盘棋一般,像是有人诱导他走出那一步步……

        将闾最近春风得意。

        大公子扶苏因为不明原因触怒秦王,被关了禁闭罚抄书,所以近日很多事宜都是由序齿之下的四位公子分摊协办。不过说是众位兄弟协办,实际上基本上都是由能力最强的将闾一手包揽。虽然初上手的时候难免会有慌乱,但将闾期待这个时机已经许久了,私下也早就模仿扶苏的一举一动,只是半日便适应了过来。现今许多官员和内侍,见到他的时候,都不再称呼他为“四公子”,而是“公子将闾”。

        将闾也觉得自己自从得了一位神秘大人的提点,万事都顺畅了许多,可惜那位大人从来不露真面目,只肯偶尔在深夜出现,教他一些手段或者告知一些情报便离去。

        前日宫中已经隐隐有了流言,说是太后在秦王回到咸阳之前就薨了,死因蹊跷,这也是扶苏监国失职被秦王责罚的原因。这个流言听起来倒是有几分真,可是太后在雍宫幽居已久,倒没有正式的讣闻传出,将闾想要打探又怕太过着于痕迹,一直指点他的那位大人昨晚也因为他的询问而提到确有此事,那位大人的情报一如既往的精准和隐秘,连赵姬的尸身停放在哪里都描述得一清二楚,可却在说完之后警告他不要随意卷入这个旋涡。但将闾直觉这是一个可以把他大哥打入深渊、再也无法翻身的难得的机会。

        因此,这位四公子殿下抓心挠肝蠢蠢欲动,却不知该往哪边寻找突破口。

        太后去世的事情在前日就传得沸沸扬扬,甚至今日已有流言传出,说是赵王迁依着赵悼倡后的命令,把涂满剧毒的一对紫蚌笄进献给了赵姬,才导致后者的惨死。

        若说那赵悼倡后,也就是赵太后,原本只是一介娼妓,却爬到了王后乃至太后的位置,而后又因为李牧曾经质疑过她的出身不正,反对赵悼襄王立她为后,而深恨李牧。赵王迁听信谗言,害死李牧,自毁赵国长城,其中赵悼倡后的原因不可小觑。

        这样一个狠毒的女子,连国家栋梁都敢面不改色地除去,那么在灭国之后丧失理智,胆大包天地对秦国太后赵姬下毒也不是那么不可以接受的事实。

        只是聪明人都喜欢想太多,秦王政在灭了韩国之后,并没有处死韩王安,而是把他安置在陈县。赵国覆灭之后,赵王迁也同样没有生命安危,被好好地安置在房县。有人大赞秦王政宽容仁德,同样也有人忧心六国贵族不斩草除根就会烦扰不断。但一个不滥杀的君王到底要比一个残暴的君王令人心安,所以反对之声也如米粒之珠萤火之光,根本不足为道也。

        可赵国与韩国的情况并不同,众人皆知秦王政幼时便是在赵国为质长大,受到的屈辱至今难以磨灭,在攻入邯郸之后,秦王政更是御驾亲至,把有旧怨的人皆杀之,独留赵国宗室。所以有擅长窥探人心者,便道什么紫蚌笄导致赵姬秦太后暴毙,说不定是秦王政想要杀赵王迁所找的借口。

        这些传言将闾都特意打听过了,综合各种渠道的消息,他却有着不同的判断。

        从那位大人处得到的情报说太后已经薨了,却一直没有出殡,其中必有问题。而这个问题应该就是太后的死因。与此同时,扶苏却被禁足,这说明了什么?

        将闾压根儿不相信什么因为失察而受到的牵连的说法,要知道雍宫离咸阳二十多里地呢!扶苏要是能面面俱到,恐怕担心的反而变成父王了。

        所以……扶苏和赵姬秦太后的死因有关!

        将闾推断出来这个结论的时候,就足足有好半晌都没回过神,导致他一下午都没有集中精神办事。

        这个念头就像是一颗毒草的种子,疯了一样在他的脑海里生长着,再也容不下其他任何思绪。尤其当他想到赵姬的尸身就在他不远处的寝殿停放,更是坐立难安。堆积的条陈也没有心情处理,将闾在暖阁中煎熬了许久,直到深夜时分,才决定明日再议,暖阁他是没办法再待了。

        他知道自己这种状态很危险。他也许是猜到了真相,但没有证据也是枉然,莫不如按兵不动,静候事态发展,可他又不甘心什么都不做。

        这么好的机会,难道他要就此放过吗?

        怀着这样纠结复杂的心思,将闾在回鹿鸣居的路上,正巧看到了他大哥的那个小侍读,在花园的某个树荫暗处正隐秘地翘首以盼。

        其实说是翘首以盼也不正确,但对方孤身一人又不像是夜观天象,明摆着是在等人。

        像是预感到了什么,将闾的心忽然间怦怦直跳,目不斜视地带着身边的内侍走了过去。在走过了转角之后,他却是让内侍捧着照明的烛火继续向前,自己则趁着星光,绕到了回廊的另一边。他身上穿着的是深褐色的袍服,在黑夜中是最隐蔽不过的。而那少年上卿穿着的是一身豆绿色的上衣和石青色的下裳,即使对方尽量用树干挡住自己的身形,也没有逃过将闾的双眼。

        说起来,大公子扶苏被禁足,那么身为对方侍读的这少年上卿却没有什么责罚,还在深夜里踽踽而立,究竟是在等谁呢?

        幽暗不明的夜色,让隐秘的思绪无限扩大,将闾脑中闪过无数种可能,强迫自己屏住了越来越粗重的呼吸声。

        看着那少年上卿削瘦的身影,将闾不一会儿就发现对方身边多了一个高壮的少年。

        “可拿到了?”少年上卿非常急切,立刻便迎了上去。

        “拿到了。”那高壮的少年压低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bqduo.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