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道门驱邪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9章 九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9章 九爷

第(1/3)页

民间法教盛行之地,多半位于沿海一代。

                其中,以两广地区、福建更胜。

                这些地方,也是信仰繁多。

                当然,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多数情况,并无固定的信仰,只是见神拜神,遇佛拜佛罢了。

                这些地方的民间法教之中,较为人所知的,便是民茅。

                民茅弟子,多半对外宣称自己是“茅山”弟子,实际上,此“茅”非彼“茅”。

                茅山是道教之中的大派。

                早年间,张道陵张天师,于龙虎山创立正一盟威道,又名“天师道”,设下“正一宗坛”。

                后来,这教派之中根据职位不同,分封不同,也建立了不少的宗坛。

                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天师道祭酒魏华存的上清宗坛。

                上清宗坛,可以称之为茅山最早的雏形。

                后来,魏华存与天师道闹翻,带领一干教众,反出天师道,自立成门派。

                这便是茅山的由来。

                但是,论起北茅,为人所熟知的,是“三茅真君”。

                这里需要捋一下魏华存魏夫人的上清宗坛,与三茅真君的关系。

                魏华存反出天师道,创立茅山之后,与一干教众,其中有一位众人耳熟能详的道门大成者,便是陶弘景。

                他们被称之为茅山祖师。

                但是为何,提起茅山,大众会误以为是三茅真君创立的?

                实际上,茅山所在之地,最早三茅真君修行之地。

                而三茅真君修行之时,道教并未成立。

                简单点说,老子李耳,被封为道祖,但他所在的年代,乃是春秋战国时期。

                后世东汉,一直到张道陵张天师,创立道教之后,这才奉老子李耳为教主。

                所以,三茅真君同样如此。

                早年间在修炼之时,道教并未完全确立,但道教没有确立,不代表修炼体系并不存在。

                这也是为什么魏华存、陶弘景等人反出天师道后,奉“三茅真君”为祖师的原因。

                道教沿袭的是道家的思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bqduo.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