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是大军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二章 美酒佳肴(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二章 美酒佳肴(中)

第(3/3)页

子头”。

    “东坡肉”的来历自不必说,当时此肉也因苏东坡之名而在京城那边闻名。不过,赵让给厨子们的制作方法却是后代改进过的版本:选用皮薄肉嫩的五花猪肉,辅以这次酿出的极品黄酒,放进沙锅密封起来再用文火烧焖而成。和目前京城那边的东坡肉不一样的是这里的肉是用宫廷才有的高级冰糖和酱油做佐料,加上那极品黄酒,吃在嘴里酥而不碎、肥而不腻而且原味不失,弄得大家都不能肯定这是不是东坡肉。直到赵让说出这是自己把制作方法改进后而成的新式“东坡肉”后,众人才明白过来,接着就是狂拍马屁。

    “蟹粉狮子头”是从唐代就有了这道菜的,但是赵让用的是目前还不曾有的新做法---油炸。本来狮子头只有三种做法清炖、清蒸和红烧,但是赵让却别出心裁,在狮子头的外面裹上一层精心调制的糯米粉,然后用滚油炸成金黄色再捞出。咬一口,外层的米香和里面鲜嫩无比的蟹香混合在一起,当真是鲜美无比。本来,蟹就是“不施油盐而五味俱全者”,这油炸狮子头的配料都是些不夺主味之物,而外层的粉团只起辅助作用,所以蟹肉的美味被充分的烹了出来,几乎吃得宾客们把舌头吞进去。

    赵让给了林寒一个建议,那就是类似于后世西餐制那样一人一份食物,而不是众人一起吃一道菜。林寒自然是奉行下来,所以宾客们每人一份,又吃又喝,非常的惬意。赵让不时遥敬其他桌的宾客,把气氛搞得是相当的热烈。

    名词解释---“烧尾宴”,古代名宴。专指士子登科或官位升迁而举行的宴会,盛行于唐代,是中国欢庆宴的典型代表。“烧尾”一词源于唐代,有三种说法:一说是兽可变人,但尾巴不能变没,只有烧掉;二说是新羊初入羊群,只有烧掉尾巴才能被接受;三说是鲤鱼跃上龙门,必有天火把它的尾巴烧掉才能成龙。此三说都有升迁更新之意,故此宴取名“烧尾宴”。菜色极多,仅饭食点心一项就有单笼金乳酥、巨胜努、贵妃红、七返膏、菜肴羹汤、通花软牛肠、光明虾炙、同心生结脯、凤凰胎、羊皮花丝、逡巡酱等。唐中宗时兴起,玄宗时因为过于奢侈而被停止。

    大家劳动节快乐!本周一、三、五、七更新,二、四、六休息一下,毕竟是五一嘛!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bqduo.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